健康教育
頸椎病的常見癥狀及保健方法
頸椎位于頭胸部之間,是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,但靈活性最大、活動頻率最高、負重較大的節(jié)段。由于承受各種負荷、勞損,甚至外傷,所以極易發(fā)生退變。由于頸椎長期勞損、骨質增生,或椎間盤突出、韌帶增厚,致使頸椎脊髓、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,交感神經受到刺激,從而引發(fā)頸椎病。
那么,頸椎病有哪些癥狀呢?
頸椎病的常見癥狀有頸背疼痛、僵硬、上肢麻木疼痛等。但在臨床上很多癥狀都和頸椎病有關。下面根據(jù)頸椎病的分型具體介紹一下:
1.神經根型頸椎?。夯颊咴缙诎Y狀為頸部疼痛、發(fā)僵;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,可沿著受壓神經根的走向放射;當頭部或上肢姿勢不當或突然牽扯患肢時,可發(fā)生劇烈的放電樣銳痛;嚴重時患者感覺上肢沉重、無力、握力減退,有時可出現(xiàn)持物墜落。
2.脊髓型頸椎?。夯颊呦轮嘤新槟?、沉重,行走時雙腳有如踩在棉花上的感覺;上肢麻木、疼痛,雙手無力、不靈活,難以完成寫字、系扣、持筷等精細動作,持物易落;軀干部出現(xiàn)感覺異常,患者常感覺在胸部、腹部或雙下肢有如皮帶樣捆綁感。
3.交感型頸椎?。夯颊叱S蓄^暈、頭痛、記憶力減退、注意力不易集中;耳鳴、耳堵、聽力下降;鼻塞、口干、聲帶疲勞等;惡心、嘔吐、腹脹、腹瀉、消化不良、噯氣等;心悸、胸悶、心率變化、心律失常、血壓變化等;面部或某一肢體多汗、畏寒或發(fā)熱。
4.椎動脈型頸椎?。夯颊呖捎邪l(fā)作性眩暈、復視伴有眼震;有時伴惡心、嘔吐、耳鳴或聽力下降,這些癥狀與頸部位置改變有關;頭頸處于某一特定位置時患者可發(fā)生下肢突然無力摔倒,但意識清醒。
5.食管型頸椎病:也叫做食道受壓型頸椎病,是指頸椎椎體骨質增生,或者是椎間盤向前突出、膨出、脫出,壓迫位于頸椎前側的食道,從而引起病人食道狹窄,吃飯的時候吞咽不適、吞咽困難,或者出現(xiàn)吞咽哽噎的癥狀。這一型頸椎病臨床上比較少見,容易誤診,容易和食管癌相混淆。
那么,平時我們在保護頸椎方面要注意那些呢?
1.保持良好的坐姿,避免長期低頭,避免負重,如坐1小時后起身,通過頸部后伸等抵抗動作進行頸部肌肉訓練,有利于加強關節(jié)、肌肉穩(wěn)定性,也可進行羽毛球、游泳等鍛煉。
2.選擇合適的枕頭,不宜過高,也不宜過低,一般以10-15厘米為佳,同時枕頭的硬度要適中,枕頭的表面最好有所凹陷,這樣一來,頭在枕頭上可以長時間保持穩(wěn)定,不至于落枕。一般來說,第二天早起時感覺睡得一身輕松,全身上下尤其是脖子沒有不舒服的感覺,證明枕頭就比較合適。
3.日常生活中要預防寒冷刺激,尤其是冷熱交替的時候可使用圍巾等進行保暖。
4.神經根型頸椎病可通過理療、熱敷、中醫(yī)按摩等進行治療,但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需要醫(yī)生判斷是否可以進行這些治療。
文/中醫(yī)科 趙守興